科创板新规1+6,亏损企业、营收为0都可以上市了

2025-06-20

logo文案模板-竖版24.8.5.jpg

科技企业需要长时间做研发,但大量投入却没有收入,没有利润,难以维持。

想融资,可是投资人要求短期上市、对赌等,但没有业绩支撑又很难上市,上市难、融资难的困局怎么破?

好消息来了,利好在后面哈。



2025618日陆家嘴论坛开幕,证监会主席吴清发布主旨演讲,公布科创板1+6政策;与此同时,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

科创板1+6政策,有利于亏损企业、甚至营收为零的企业上市。

1”,是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科创板上市,按业绩分五套标准,只有第一套标准要求盈利,其余四套标准都是允许亏损企业上市的。

亏损上市的企业会进入科创成长层,加“U”标识。

我数了一下,现在科创板共有30家带“U”的企业。



在上市后,符合条件就会取消“U”标识,移出科创成长层。

在新规之前上市的公司,首次盈利就可以取消U”标。

在新规实施之后注册的公司,需要符合科创板第一套标准才能取消’“U”标识,比新规之前的标准更严格了。

科创板第一套标准是,近两年盈利且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或者近一年盈利+营收不低于1亿元。

图片


6”是在科创板创新推出6项改革措施:

1)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是,允许亏损+营收为0的企业上市。

虽然第五套标准不要求业绩,但有其他要求。

预计市值40亿元以上,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科创板五套标准对比如下:

图片


包括市值、利润、营收、现金流、技术五方面的要求,没盈利的就提高市值和营收要求。

没盈利+没营收的,就提高市值和技术要求。

总之,五项中总有其中一项占优势,不能什么都没有就想上市呀。



根据其他媒体统计,目前共有20家公司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全部都是生物医药企业。

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的20家企业中,大部分都是2020年和2022年上市的。

2023年上市的只有一家就是智翔金泰,而这家公司是在2022年过会的。

2024年和2025年都没有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的企业,所以主席说是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



文件还说了,抓好改革落实和宣传引导,加快推动典型案例落地形成示范效应,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信心。

也就是说,除了生物医药以外,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的企业,就算是亏损+0营收,也有机会上市了。

如果你是做这些行业的,而且市值超过40亿,赶紧把握机会吧,首家通常都是有优待的,而且还可能作为典型案例宣传哦。

现在二级市场没起来,昨天出文件今天就跌了,领导想放开IPO也不敢呀,所以符合条件的公司好好把握机会吧。

图片


2)对于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由于采用第五套标准的企业不仅亏损,而且还可能营收为0,怎么判断这样的公司是否靠谱,有没有前途?会不会坑害小散户呢?

将借鉴境外市场的做法,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这些机构投资者用真金白银投入,希望借肋他们的专业判断,帮助审核机构和小散户更好的判断企业的发展前景。

将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入股年限、数量、比例等,作为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企业审核注册时的参考,但这只是参考,不是上市条件。

后续由交易所制定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的认定标准,并加强动态管理,建立“黑名单”制度,严厉打击利益输送、商业腐败等违法违规行为。

所以,想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的企业,努力拿到这些专业机构的融资哦。

图片


3)面向优质科技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

一些科技企业希望减少上市前的“曝光”时间,以更好的保护企业信息安全、技术安全。

借鉴境外成熟市场的“秘密递交”制度,在科创板试点预先审阅机制,在预审阶段暂时不公开企业的信息,在正式申请IPO阶段,将一并披露预先审阅阶段的问询回复文件。

交易所先做了预审,后续正式阶段就会加快正式审核进度。

但预审只是试点,不是所有企业都有机会,符合条件的优质科技企业才能采用预审机制。

图片


4)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企业面向老股东开展增资扩股等活动

由于IPO的时间无法预料,有的公司耗时长达四五年,如果企业自我造血能力不足,有可能在这过程就出问题了。

所以新规允许亏损企业IPO过程中向老股东融资,这将有利于那些缺钱的企业续命。

图片


5)完善科创板公司再融资制度和战略投资者认定标准。

这条是对已上市公司的,还没上市的公司可以忽略。

支持上市公司聚焦做优做强主业,吸收合并上市不满3年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同时严格落实限售期相关监管要求。

就是支持科创板公司并购科创板公司,但不支持跨业并购。



《中办国办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的文中要求,厘清主业,集中力量做强主业,防止盲目多元化。

《民营经济促进法》第37条,鼓励做优主业、做强实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主导思想是,支持专业化,不支持多元化,集中精力到一个点上才能更快突破,什么都做就可能什么也做不好。

2024年发布的科创板八条中,也说要更大力度支持并购重组。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整合,提升产业协同效应。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收购优质未盈利“硬科技”企业。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聚焦做优做强主业开展吸收合并。

图片


6)增加科创板投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等

这与公开市场投资者有关,想上市的公司可以忽略。

支持硬科技业企业上市,但不是什么公司都可以上市。

上市也是有条件的,文件强调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深入贯彻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意见,从严打击科创板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恶性违法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上市并不是只有业绩要求,上市如高考,要考多个科目,业绩就如数学科,股权如语文科,还有技术、内控等多个科目。

我查了400多家公司发现,有几十家公司业绩做好了,却因为股权问题导致上市失败了,还挺可惜的。

===========================================

logoMisscfo简介二维码23.2.15.pnglogoOkayAI.cn竖版24.7.16.jpg

阅读8769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