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全球战略,助力企业出海——全球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探索与思考

2025-01-22

logo文案模板-竖版24.8.5.jpg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双循环”等国家战略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出海”,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急需构建全球财务管控体系支撑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
在构建全球财务管控体系过程中,建设全球财务共享中心成为应对海外分支机构众多、会计政策差异、规避财资风险、税务政策复杂以及语言文化差异等一系列挑战的关键举措。
财务共享中心成立之初,就致力于通过对一些基础性财务工作的集中处理,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财务工作效率。20世纪80年代,福特公司建立全球第一个财务共享中心,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和自身国际化战略变革,由此可见全球财务共享中心是企业全球化发展战略过程中重要的支撑体系。近年来伴随司库体系建设,对境外财务监管的要求日趋严格,也成为推动财务共享全球化的关键因素。虽然当前境内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方兴未艾,但结合产业变革,在中国企业“出海”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构建全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会成为新趋势。

01

构建全球财务共享中心的顶层规划

有别于传统面向交易处理的属地化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全球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过程会面临集团全球化战略、属地财经政策与监管要求、财务共享中心定位与人员持续变革以及信息系统整合等诸多复杂挑战,因此全球财务共享中心项目往往建设周期长,项目复杂程度高。对此在构建全球财务管控体系之前,需要先对构建全球财务共享中心有较为完整的认知。(如图1所示)
图片
图1   构建全球财务共享中心顶层规划
结合笔者先后参与几个全球财务共享咨询和建设经验分析,项目建设前期企业内部需要论证管控体系、共享变革、信息化支撑和项目推进策略四方面的问题。鉴于国际化建设进程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属地财务整合周期差异,企业上述四个步骤往往并行开展,这给财经组织的管理能力将带来持续的挑战。
概述上面四个步骤,在管控体系下,需要和企业全球化战略相协同,对境外财务共享中心的管控方式、汇报流程逐步统一;在共享中心变革层面,流程优化往往是国际化项目建设前期重点工作,围绕财务流程变革、账表规则、属地核算标准化手册、财税与业财接口衔接等环节存在大量细化输出和规范统一的工作。同时针对已经上线的境外财务共享服务企业,共享中心需要同步建设7×24小时的运营支撑体系,在做好属地化离岸支撑的同时,强化财务管控,沉淀全球财经知识。在信息化支撑层面,有别于传统国际财务核算体系(两账两表制、一账两表制),在财务共享模式下,需要在账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报账、资金、财税业务以及国际化面临的系统部署、数据跨境与合规管控要求。另外,面对境外原始凭证差异和业财处理要求,智能化体系成为加速推动全球财务共享建设的关键动力。最后,在管控、运营和工具这三项前提具备的情况下,从项目视角需要考虑详细的项目推进计划以及项目建设成熟阶段的分中心整合要求。

02

全球财务共享建设部分重难点剖析

不同组织在建设全球财务共享中心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各不相同,如果究其共性,往往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资金交易与汇率问题:受各国汇率的波动和外汇管制要求,资金结算与汇率管理会面临较大影响,除了对于核算本币、备用金等基础管理要求以外,境外财务共享面临合同汇差、套期保值等资金业务,将对财务共享流程带来显著影响。
报账处理与业财衔接:由于各国业务发展水平差异,财务报账往往面临标准不统一、报销金额币种不统一等问题。此外,在全球财务共享整合阶段需要和境外组织的业务系统进行整合,在此过程中,很多境外企业业务系统较为分散与陈旧,往往显著影响收入、应收等流程的处理效率与管控风险。
凭证处理与财税差异:有别于境内以税为基,境外财务共享需要处理的原始凭证更为多元,对共享报账环节的核算难度与监管风险提出更高要求。此外受各国不同税收政策的影响,存在大量的特殊税务处理场景,如金融交易税、预扣税等,且境外财税公共服务基础较为薄弱,整体接入服务难度也更大。
核算处理与报表披露:不同国家和地区遵循不同的会计准则和税法,后续报表管理均面临准则转换、币种折算等要求;此外围绕报账、核算、报告三部分职责,在不同的企业当中(甚至是同一企业不同地区财务共享中心)职责存在较大差异,报账和核算外包、核算与报表定期同步等管理模式不一而足。

03

全球财务共享中心若干建设重点剖析

综上所述,海外财务共享建设面临的相关挑战需要企业在处理国际核算报账、境外财税、全球司库以及全球报告等环节充分考虑境外复杂场景,统筹规划,按照不同属地要求分步推进。鉴于篇幅限制,在此围绕国际共享核算、境外财税和全球报告三部分内容展开阐述。
(一)国际共享核算
报账是财务共享流程再造的基础,也是数据沉淀和合规管控的载体,在全球财务共享中心中起到基础支撑的作用。在国际化共享咨询前期,围绕报账流程优化,同时关注业务流程、会计核算流程和管理流程融合,实现业务和财务端到端的自动化流转。
为了更好地适应海外共享的特点,在报账处理上需要考虑多语言和多时区的需求。用户可以根据语言习惯选择相应语言,完成单据填报、审批、查询等操作。对于业务处理和财务审核时区存在差异的情况,系统需要根据当地时区设置自动转换,在单据界面显示审批工作流轨迹不同的日期时间,便于跨时区共享运作。
涉及到交易处理,需要考虑多币种报账场景,在传统以核算为基础的共享模式下,只需要处理期初汇率、期末汇率和实时汇率。但基于共享报账模式,汇率往往和合同、项目存在绑定关系,因此在账上核算、往来核销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简单如差旅场景:员工回国探亲或境外出差费用报销,存在一次报销多个币种、发票与付款币种不一致等。复杂如合同履约控制场景:在合同履约控制中将合同付款币种折算为合同约定币种做总金额或比例控制,而在审批控制中,又需要将表单金额币种转换为审批金额权限币种履行不同审批流程。此外,对于笔者服务过的一些装备制造企业,因合同周期长,需要在财务共享核算之前,对合同的约定汇率、发票交易日期汇率、结算日汇率、付款日汇率、发票备注汇率和其他汇率等加以比对,之后结合合同约定结算标准,选择币别进行结算,对此需要在核算本位币与报账属地货币之外,考虑合同约定币别等复杂结算场景。(如图2所示)
图片图2 不同币种在全球共享流程处理中的差异
(二)境外财税管理
税务管理和合规管理是企业建设财务共享前期面临的较为棘手的问题。一方面,海外不同国家的票据形式与国内有很大不同,由于各国的法律要求、治理水平和历史文化差异,很多国家没有统一格式的票据式样,部分国家仅规定了票据的关键要素,大部分报账票据以个人签名为生效要件,这些情况给报账票据采集、检查、报销、入账等全程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此,目前一些境外共享中心正在尝试通过人工智能大模型,对每个国家大量不同的票据式样进行采集和机器学习,基本实现相关票据的自动识别,并通过OCR和关键字提取技术,自动进行填充到报账单据、电子档案归档等工作。另一方面,对于有统一制式票据的国家或地区,如欧美一些国家,则可以通过项目组与当地税务沟通,建立财税互联接口,实现发票的自动导入、验真查重。
其次,在海外财务共享建设中,海外税务管理是经营主体合规经营的重要基础,相较于国内统一的税务政策,国际化税种税目较多、税制复杂,存在较为特殊的税务处理和征收方式,以及不同地区的涉税多边协议等,带来潜在的高合规成本。针对上述情况,需要优先聚焦核心差异,通过工单属地化差异设计,支持海外本地化税务管理。以海外预提税(Withholding Tax)为例,首先构建多维度计税要素模型,包含注册情况、业务类型、供应商信息、主体类型、涉税类型、税收优惠、产品信息、交易地点等,通过多维模型实现系统自动确定税务适用性(税务判定),再通过与业财系统集成获取供应商信息、发票金额、税收优惠信息等计税基础,根据税法规则自动计算出预提税预扣款,最终完成支付并对相关要件进行归档,未来规避重复改造成本。实施过程中还需要额外处理预提税证明、银行回单、发票、合同、入库单附加、预扣税报告、税收豁免或减免证明等。
(三)全球报告体系
最后谈谈海外财务共享建设中报表披露问题。国际化报表不同于国内报表,它的复杂性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区执行不同会计准则,采用不同的本位币记账,后续在报表披露中需要进行准则转换、币种折算、合并抵消等复杂处理,历来都是财务处理的痛点、难点。同时,考虑到现阶段财务共享建设过程中,存在境内财务共享中心负责报表,属地财务共享中心处理账务以及境外上市的监管与合规要求,因此相关报告处理过程中,需要充分借助规则引擎的能力,解决披露的自动转换和合规流程报送问题。
针对现阶段较为常见的一账两表场景(即报表级折算),较为常见的处理方式为按照当地准则与PRC会计准则的差异程度、辅助核算维度精益水平,以及当地网络环境,按照报表科目折算粒度完成跨准则差异科目折算,为后续分地区或集团合并奠定基础。如果属地财会准则与PRC准则差异较大,且未趋同国际会计准则,则可以采用核算层面的平行记账(即两账两表),梳理核算科目与PRC报表项目逻辑,集成核算进行自动取数,再在报表层面进行核算差异事项调整。
此外,为了满足集团整体的合并需求,海外经营单位也少不了关联交易对账抵消的处理,需按照交易币种和人民币对账两种应用场景分别进行处理。交易币种对账适用双方核算使用交易币种维度,报表与核算系统集成,按照交易币种金额自动对账,按照折算后人民币金额容差抵销。人民币对账适用于双方核算未使用交易币种维度或报表未与核算系统集成,需要按照折算后人民币金额(或约定币别)容差对账或手工修改对账。

04

全球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对于信息系统的影响

全球共享中心建设对信息系统的影响,除了对于原有系统的升级改造与流程优化,还需要充分考虑跨境业务在安全合规和系统运行风险层面的影响因素;除了需要考虑目前类似《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对用户信息收集、授权、存储方面的要求,还需要面对不同资本市场对于信息披露主体信息合规的要求。为了满足不同的监管要求、会计准则以及属地财税政策,在多账集模式下,规则引擎和财务的低代码平台,将成为全球财务共享中心信息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而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工具,则可以因地制宜地解决一定阶段内大批量重复事务性工作。除此之外,在全球财务共享阶段,共享中心的国际化支撑体系也将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如图3所示)

图片
图3 全球财务共享中心信息化建设需求
回顾国内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自财政部会计司首次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中提出“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会计工作的集中,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来,共享中心建设数量、管理创新水平都取得了显著的提升。但聚焦到全球财务共享领域,不论是实践创新,还是案例研究,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伴随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国际化战略已经成为大型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结合近年来企业全球财务管控体系建设经验,我们相信全球财务共享中心将成为今后一个阶段企业国际化管理的重要支持体系。

作者:汪娜、马越、陈晓军、史瑞超

作者单位:北京久其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中国总会计师》杂志 (2024年12月号 总第257期)

===========================================

logoMisscfo简介二维码23.2.15.pnglogoOkayAI.cn竖版24.7.16.jpg


阅读99874
分享